牢记职责使命 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牢记职责使命 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binyun 2024-12-13 批发选购 41 次浏览 0个评论

    坚持正确导向 提高能力水平

    人民日报社甘肃分社社长 林治波

    记者作为新闻报道的群体,是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是时代风云的记录者,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是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记者,甚至还是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捍卫者。在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抗战中,爱国记者以笔为枪,奔走于枪林弹雨之中,为鼓舞民心士气、夺取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许多记者甚至捐躯于抗日战场,献出了宝贵生命。可以说,记者的职业和使命,天然地与祖国的安危、民族的兴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惟其如此,记者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与政治使命是非常重要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19”讲话中指出:“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记者及其所从事的新闻工作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多年来,人民日报社驻甘分社秉承党中央和总社赋予的光荣使命,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甘肃省情和地方特色开展新闻报道,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在此过程中,我们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特别是省委宣传部、省记协和各市州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今年的媒体盛事,是人民日报社和甘肃省委省政府合作,在敦煌举办的“2017‘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此次论坛,共有126个国家、265家外媒的300多位媒体负责人和著名记者参与,为共建“一带一路”建言献策,增进了国际媒体对甘肃的了解。

    “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这48个字,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作出的概括。要承担起这个职责和使命,新闻界就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在新闻舆论工作中,我们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怎么报道,都包含着立场、观点、态度。我们要以传达正确的立场、观点、态度为己任,引导人们分清对错、好坏、善恶、美丑,激发人们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我们要努力提高新闻舆论工作的能力水平,增强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推动融合发展,体现时效要求,必须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十九大报告,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大会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万众一心、开拓进取,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过程中,新闻界要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为新闻记者,要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更好地报道甘肃、宣传甘肃、服务甘肃、做好本职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争取在新闻舆论工作上有更大更好的作为。

    当好宣传甘肃“扩音器”

    新华社甘肃分社记者 姜伟超

    2016年1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勉励广大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四向四做”,对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并寄予殷切希望,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新闻舆论战线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在学习贯彻“四向四做”要求和在宣传甘肃、报道甘肃的新闻实践中,我有如下收获。

    收获一:新闻工作要深入调查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2月19日考察新华社时,鼓励记者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座谈时,要求新闻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任何采访手段的运用,都代替不了深入实际、深入生活,代替不了与人民群众的直接接触。新华社历来强调调查研究,把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作为看家本领。只有与人民群众在一起,才能感受到群众的喜怒哀乐,感受到社会的深刻变革,才能去伪存真,看清社会主流。

    在总社党组的领导下,甘肃分社新一届分党组也把推动记者调查研究作为第一工作,任卫东社长多次深入祁连山调研,在全分社形成了浓厚的调研氛围。

    在总社和分社指导下,我也有了长足进步。去年4月份,我采写了《记者手记:羊小平砸缸》一稿。这篇稿件被评为新华社2016年上半年社级好新闻和2016年上半年精品报道,有幸被评为2016年度对外宣传甘肃优秀新闻作品。这篇稿件先后采访三次,写作历时半年。

    去年一年,我下乡达到160多天。在藏族群众的帐篷里,我写出了甘南藏区系列深度调研稿件;在达拉森林火灾现场,我和同事顶着浓烟连续发回现场报道;在没有暖气的乡下小旅馆里,我披着被子写出了部分地方在精准贫困户的认定上不精准、扶贫重形式等问题的报道,推动了一些地方的整改。

    不光是我本人,总社党组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机制在甘肃分社结出了硕果,如祁连山环境恶化、兰州蓝、决战胡麻岭、兰渝铁路、再看中国西北角等调研性报道。深入基层是艰苦的,但在收获以后,再咂吧砸吧,这些苦反而变成了甜味。

    收获二:新闻工作要强化创新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创新,强调“不日新者必日退”,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

    去年年初,新华社用了一天半时间召开创新大会,专门鼓励记者的新闻报道要用新事实、新观点、新视角、新方法,给人以新的启迪。

    具体到记者,创新是怎么来的?我的体会一是要有创新的思维,敢于打破陈规;二是要有不放弃的劲头,不创新、不罢休,把创新变成一种习惯。

    我和同事采写的《双胞胎兄弟的诗意人生》也有幸获得对外宣传甘肃优秀新闻作品。2016年下半年,我们在下乡调研时了解到甘肃省渭源县一对68岁的双胞胎兄弟,他们用了48年时间,在干旱缺水的自然条件下,在自己家门口的荒山上种了400多亩山林。

    我和同事先后三次去这对双胞胎兄弟家采访,在写稿时把笔墨放在老哥俩的生活上,同时放弃那种刻意想感动人的笔调,着墨时轻松中带着一份向往。稿件效果出乎意料,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十几家主流媒体及腾讯等十几家新媒体做了跟进报道,这两位老人也被中央电视台评为“2016年全国十大三农人物”之一。

    这篇稿件在海外取得的效果也非常好,海外受众在社交媒体上评价最多的就是,“中国农民的生活让人意想不到”。

牢记职责使命 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调研和创新是一脉相承的,调研是基础,创新是调研后盛放的花朵。通过深入调研,我找到了创新的灵感,更获得了前进的力量。

    收获三:在新闻工作中要坚定信心

    从我自身来讲,深入调研、大力创新,让我对做好一名记者有了底气,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道路和发展前景有了更加坚定的自信。我们的报道可以成为中央决策,可以推动社会发展,可以反映民情民意。只要舍得花力气,坚守住这份执着,必定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挑战还是机遇,就看你是不是能在切实扎根基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创新。

    作为一名普通记者,我只是在践行“四向四做”路上走了一小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踏实肯干,在对外宣传甘肃方面争取获得更好成绩。

    紧跟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

    甘肃日报社时政部记者 朱婕

    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我跟随甘肃代表团在北京进行采访报道。作为前方报道组成员,短短7天里,我和同事们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十九大时光。

    虽然这几年我曾多次参与全国“两会”的报道,但到北京参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道工作,还是第一次,我非常感谢报社领导的信任,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

    10月18日上午,大会开幕。庄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又一次成为世界的焦点,众多的记者在这里云集,无数的镜头在这里聚焦。来自我省的党代表一露面,就立刻引起记者们的关注,我和同事也立即投入采访中,听代表说感受、谈期盼,一时间,提问声、相机快门声、回答声交织在一起,在紧张的时间里,我们顺利完成了采访任务。

    9时,庄严的国歌在人民大会堂内响起。我和其他媒体的记者依次进入人民大会堂。坐在人民大会堂二楼的媒体专区,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作十九大报告。3个多小时的报告,会场响起70多次热烈的掌声,令置身会场的我热血沸腾,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讲话使我内心充满了信心、增强了动力。

    开幕会一结束,中外记者就在人民大会堂里的报告发放处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等待领取十九大报告。这不由让大家都很感慨,面对这样一份“金句”频出、“干货”满满的报告,我们做好会议期间的新闻报道必须“开足马力”,一定要在记录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写下无愧于新时代的精彩篇章。

    过去五年的辉煌成就振奋人心,未来“两步走”的战略部署让人憧憬。在采访甘肃团十九大代表时,“自信”“信心”是党代表们提到的“高频词”。自信,来自实实在在的成就;信心,来自前进方向的明晰。

    在甘肃代表团媒体开放日现场,人民日报社、新华社、经济日报社等60多家媒体近百名记者聚焦甘肃发展,并就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八个着力”重要指示、怎样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如何加快推进精准扶贫等问题进行了现场提问,代表们的回答,赢得了现场媒体记者的热烈掌声。在代表们的肺腑之言中,我能真切感受到这个新时代与普通人的共鸣、这段新征程和前行者的共振。

    在百忙中,十九大代表、省委副书记孙伟和十九大代表、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陈青还专门看望了我省在京参加十九大报道的新闻工作者,让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温暖。7天时间,三两口吃完饭,凌晨两三点才休息,时刻绷紧神经,是我和同事报道十九大时的工作状态。我们用文字和照片记录了盛会,记录了我省党代表参会时饱含智慧的发言和每一个精彩瞬间——我们为自己的付出而自豪。

    在聆听时,在采访中,让我深受触动的是党代表们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冷作工首席操作师阙卫平在30多年的工作中,从未在裁剪的钢板上划错过一道线;省农牧厅水产研究所所长张艳萍潜心研究水产养殖30多年,终于把甘肃的鱼类品种和技术推广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我的同事徐爱龙,在一线采访近12年,跑遍了全省86个县市区,作品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此次他当选为十九大代表,是我们媒体记者的骄傲和学习的榜样。

    矢志努力、奋勇争先,党代表们身上所具备的优秀品质,也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身为一名一线记者,我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有着更加深刻、更加细微的体会。我下乡采访过的天水市麦积区麦积镇红崖村,曾是一个深度贫困村。那时,村里人最着急的就是:因为穷,没有姑娘愿意嫁进来。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深入推进,红崖村村民收入高了,村子也富起来了。今年年初,我再次去村里采访时,村支书自豪地说:“村里日子都好过了,已经有六七个小伙子都娶上了媳妇。这都是党的惠农政策好啊。”

    我连续参加了两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报道工作。今年的敦煌文博会,我有幸全程参与了“一会两论坛”的报道,采访中,中外嘉宾纷纷对敦煌文博会点赞,认为这是一次平等对话、大国风范的展现,从中可以看出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大幅提升。

    踏上新征程,不负新时代。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我将更加忠于职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多采写“接地气”“带露珠”的鲜活报道,用我们的笔去描绘甘肃发展的美景,用我们的心去感受甘肃前进的脉搏。

    践行“四向四做” 强化责任担当

    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总台(集团)电视新闻中心主任 杨德灵

    2016年1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既对新闻舆论工作地位、作用作出了新概括,又对新闻工作者职业追求作出了新论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为我们新闻工作者赋予了新的神圣使命。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归根结底就是要坚持“四向四做”,把思想统一到“四向”要求上,把行动落实到“四做”目标上,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一、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作为根本要求,坚守党和人民立场,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

    总台要求全体员工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全员教育培训,要求编辑记者时刻牢记使命,把正确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自觉做到爱党护党、为党发声;始终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

    二、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作为关键环节,弘扬主旋律、释放正能量,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

    我们始终牢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紧紧围绕党中央和省委的中心工作,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讲好甘肃故事,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总台今年推出的《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用100多条报道的厚重分量持续报道了五年来全省各地的新成就,新闻宣传亮点频现、高潮迭起,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了浓厚舆论氛围。

    三、把坚持正确新闻志向作为强大动力,锐意进取、改进创新,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

    总台自觉遵循新闻传播规律,不断增强专业意识、融合意识、创新意识,先后实施了《甘肃新闻》头条工程和深度报道工程等,有力提升了新闻报道品质。今年,我们配合中央电视台精心策划,隆重推出了大型直播节目《还看今朝》甘肃篇。我们十几路小分队采访三个多月,完成了37部短片,形成了央视100分钟、甘肃卫视120分钟的直播节目。节目播出后广受好评,仅10月2日在敦煌莫高窟的新闻直播,央视新闻移动网点击量就达46万次。

    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电视新闻中心及早策划,搭建北京演播室和采编机房,采制最新动态消息,创新报道内容。30多组记者深入一线,找角度、抢时效、拍新闻。《甘肃新闻》栏目中的《十九大时光》专栏记者进老区、上高原、入乡村,充分报道基层群众对党的十九大的高度关注,以及甘肃五年来的巨大变化,极其振奋人心,受到通报表扬。

    近年来,我们进一步强化传统媒体优势与新媒体优势的双向移植,加快采编队伍全媒体转型、一支队伍运营两个平台的探索步伐。在“泽传媒”十九大新闻报道榜单中,《甘肃新闻》两微平台传播总排名全国第四名。另据央视索福瑞调查数据,2016年以来《甘肃新闻》收视份额接近或达到本土市场总量的10%,创历史最高水平。今年1月至10月,我们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刊播稿件185条,创上推央视报道新纪录。

    四、把坚持正确工作取向作为坚实保障,以人民为中心,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

    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心系人民、讴歌人民、服务人民,新闻工作者手中的镜头才会有激情、有温度、有力量。总台着力抓好队伍作风建设,践行“走转改”、坚持“三贴近”。近三年,总台持续开展“千名记者走基层”新闻行动,记者们每年用三分之二的时间深入基层,采制了数百条“沾泥土”“带露水”的鲜活新闻。

    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从2014年1月1日起,我们每天在《甘肃新闻》片尾字幕播出甘肃电视新闻纪律监督举报电话,主动把新闻中心每位工作人员全天候置于社会监督之下,三年多来没有接到任何举报。

    今后,我们还将全力以赴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四向四做”为职业标杆,忠诚担当、履职尽责,加快打造具有甘肃特色的新型主流媒体,不断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努力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弘扬主旋律 展示新作为

    甘肃日报社经济部记者 严存义

    今年的记者节有着特殊的意义,全省上下正在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欣欣向荣、持续发展的中国,为我们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采访报道提供了“新闻富矿”,为我们不断进步提供了广阔舞台。

    好新闻是时代发展进步的缩影

    2008年9月,举世瞩目的兰渝铁路开工建设。早在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就提出修建兰渝铁路。为了这条铁路,中国人期盼了近百年。

    在兰渝铁路建设的9年中,我和我的同事们跟进关注了9年、宣传报道了9年。九年来,我们深入建设一线,关注工程建设的每一个重要节点,目睹建设者们攻坚克难、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

    “世界难题”属兰渝,千里兰渝陇最难。在甘肃境内的胡麻岭、桃树坪和木寨岭三条隧道采访,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在比重近乎于水的“第三系富水粉细砂”里施工,就像在水豆腐里打洞,3.2公里长的桃树坪隧道6年多才全部贯通,打通胡麻岭隧道1、2号斜井间的173米,则用了整整6年!

    在现场,我感受到了建设者们的艰难和压力,同时也体会到了他们的乐观和顽强。在胡麻岭隧道贯通的那一天,现场建设者们欢欣鼓舞,很多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采访报道兰渝铁路,使我深切地感到,好的新闻作品就是时代发展进步的缩影。几代中国人梦想的兰渝铁路为什么能在我们这一代完成?因为时代进步了,国家发展了,我们有了建设兰渝铁路的实力。在兰渝铁路建设中,曾被国内国际专家们一致认定的“国内罕见、世界难题”兰渝铁路地质难题,最终让我们攻克了,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伟大成就。

    与时代同脉搏,与祖国同进步。作为一名党报记者,我们见证发展的历程,收获发展的喜悦,共享发展的成果,并将全身心融入到这些深刻变化当中,紧跟时代脚步,谱写华彩乐章。

    好新闻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我在甘肃日报社工作近20年,深受甘肃日报好传统、好作风的熏陶和影响,学习和传承了甘肃日报社一代代老报人的优秀品质。多少年来,大家时时刻刻都在践行着政治家办报的思想和甘报人勇于担当、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我们的每一篇新闻作品背后,都有报社领导、编辑、校对等人的辛勤付出,从标题到内容,从立意到结构,甚至文章中的数字、人名、地名、标点符号等,每一个环节都认真把关、每一个细小问题都不放过,力争打造精品。可以说每一篇获奖新闻作品,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去年12月26日,就在兰渝铁路岷县至广元段开通的那一天,作为一线采访的记者,我亲眼见证了那激动人心的时刻。由于当天发稿时间紧,我一心琢磨怎样把消息的导语和主体部分写好,只是简单地写了《兰渝铁路岷县至广元段正式开通运营》的主标题,没有副题,也没有引题。稿件发回报社后,部门主任、值班编辑和值班领导高度重视,精心制作了《“陇南号”逐梦小康“大通道”呼之欲出》这样一个醒目的引题,对新闻内容进行了准确、生动、形象地提炼,立意高远,一目了然,文章瞬间增添了不少亮色。

    在报社领导的关心下,这篇消息次日在甘肃日报头版头条位置刊发,还配发了一张新闻图片,标题醒目、版面大气,突显了兰渝铁路岷广段开通的重大意义。这篇消息也因题材重大、写作手法新颖而有幸获得2016年度甘肃新闻奖一等奖。

    好新闻是牢记使命的担当

    人们常说,今天的新闻是明天历史。新闻记者既是时代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历史进步的书写者。肩负着这样的神圣职责,我们党报新闻工作者只有加强学习,与时俱进,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正确舆论导向、正确新闻志向、正确工作取向,发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勤奋工作、甘于奉献,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努力写出更多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好作品。

转载请注明来自临沂佳诚铁路物资有限公司 ,本文标题:《牢记职责使命 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Top